玻璃体积血是眼外伤或眼底血管性疾病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一方面积血使屈光间质混浊,妨碍光线达到视网膜,而且对玻璃体结构和邻近组织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机体对积血的反应可使血液逐渐被清除。在不同的病例,玻璃体积血的后果有很大不同,应根据原发伤病、玻璃体积血量的多少、出血吸收的情况及眼部反应的表现等,适时恰当进行临床处理。任何原因致使视网膜葡萄膜血管或新生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并聚积于玻璃体腔内,都可形成玻璃体积血。正常人的玻璃体无血管,但视网膜新生血管可长入玻璃体,或出现玻璃体纤维血管组织增生。眼外伤和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临床上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
典型症状
少量出血病人可能不察觉,或仅有“飞蚊症”;较多的出血发生时,病人发觉眼前暗影飘动,或似有红玻璃片遮挡,反复出血的病人可自觉“冒烟”,视力明显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体内的血液弥散,颜色变淡,玻璃体逐渐变得透明。较多血液的吸收需要6个月或长达1年以上。在没有明显眼底病变时,视力可能完全或大部分恢复。在眼后段外伤合并大量玻璃体积血时,可能有半数的病人丧失有用视力。
就医指征
若出现以下警示症状,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相关处理,具体包括:
视力无明显变化,但有飞蚊症样的症状出现。
突发性的视力下降。
眼前飘动红色烟雾等。
外伤性玻璃体积血
由眼球穿透伤引起时,可实行早期玻璃体切割术。伤后1~2周内手术较为适宜,此期切除眼内的血块和炎性产物能避免血液对创伤修复过程的过度刺激,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机会。
因钝挫伤所致的脉络膜视网膜破裂,若不伴有视网膜脱离,可以等待一段时间。不能自发吸收、影响视力恢复时再考虑手术。
手术中或术后的出血,少量时可不作特殊处理,一般能很快吸收;较多时,可再次手术处理。
自发性玻璃体积血
应根据原发病的特征,决定手术时机。近年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玻璃体积血即是手术适应症,早些手术的效果较好。因为积血阻碍视网膜光凝治疗,而视网膜缺血病变可能继续恶化,及早手术同时进行有效光凝,既能处理并发症,又对控制视网膜缺血有益。其他缺血性病变与此类似。
日常护理
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给予双眼包扎限制眼球运动,减少头部活动,身体恢复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按时点抗生素眼药水,以免感染。避免碰撞术眼,以免伤口愈合不良而裂开。不可过度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勿用力揉擦双眼,不在暗处逗留过久。
眼内注入硅油的患者,在硅油未取出前保持俯卧位(脸朝下即可),也可根据医生要求改变卧位,眼内注入气体或硅油的患者尽量避免坐飞机。
在公共场合时,注意保护进行手术的眼睛。洗澡及洗漱时,应遮挡进行手术的眼睛。
眼科:孔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