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精准化治疗是依托药物基因组学和血药浓度监测等技术,了解患者的遗传多态性,根据基因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给药剂量。将药物基因组学与药效学的研究结果转化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中,弥补了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的不足,为临床个体化给药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患者也能拥有自己的“专属定制用药说明书”,个体化用药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改变着传统“一刀切”的治疗模式,打破传统医疗中“千人一方”的局限,实现了从“治疗疾病”向“治疗患者”的转变,从而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达到减少不良反应, 实现“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精准用药,开启了医疗专属定制新时代。
一、治疗药物监测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以个体化为核心,根据血清药物浓度调整剂量,可缩短摸索用药剂量的时间,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玉溪市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理中心引进SCIEX Triple Quad系列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和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目前已开展治疗药物监测项目13个,覆盖抗菌药物、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及抗肿瘤药物(详见表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
表1、临床药理中心开展TDM项目
医嘱项目 |
采血时间 |
样本接收时间 |
万古霉素 |
起始谷浓度监测:在第4剂给药前30min进行监测;重症患者:如需要在达稳态血药浓度前进行评估,则可在开始治疗后的48-72小时内进行检测 |
周二、周五 上午: 08:00--11:30 |
伏立康唑 |
稳态谷浓度:在给予负荷剂量时,建议伏立康唑首次监测时机应不早于第5剂 |
|
美罗培南 |
稳态谷浓度:第4剂给药后或治疗开始后的24-48h后,下次用药前30分钟采血 |
|
利奈唑胺 |
|
|
阿米卡星 |
稳态谷浓度:连续给药至达稳态,下次给药前30分钟采血 |
|
度洛西汀 |
稳定剂量服药至少5次后(约1周),次日早晨服药前采血 |
周三 上午: 08:00--11:30 |
注:血清药物浓度测定采血要求,红帽采血管采静脉血5ml(记录具体采血时间)
临床药师解读血药浓度检测报告,利用PK/PD软件,为患者制定最佳的用药方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二、药物基因检测
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实现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进一步延伸和充实。不同个体的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会导致药物代谢速度的差异,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性。通过基因检测,指导临床开出“基因合适”的药方,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毒副作用最小化,从而达到真正“用药个体化”的目的。临床药理中心配备多通道荧光定量分析仪Fascan 48E等先进检测设备,是云南省地州级医院颇具规模的药物基因检测机构之一,现已开展11个基因检测项目,检测1.12万余例次。
表2、临床药理中心开展药物基因检测项目
药物名称 |
检测基因 |
检测意义 |
叶 酸 |
MTHFR 677 |
制定个体化叶酸补充剂量,避免由叶酸缺乏导致的新生儿出生缺陷,例如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 |
华法林 |
CYP2C9*3 |
缩短调药时间,降低血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 |
|
VKORC1 |
|
氯吡格雷 |
CYP2C19*2 |
预测氯吡格雷抵抗风险,调整剂量,降低无效用药风险 |
|
CYP2C19*3 |
|
|
CYP2C19*17 |
|
伏立康唑 |
CYP2C19*2 |
根据代谢类型调整剂量,降低无效用药风险 |
|
CYP2C19*3 |
|
|
CYP2C19*17 |
|
奥美拉唑 |
CYP2C19*2 |
根据代谢类型调整剂量,降低无效用药风险 |
|
CYP2C19*3 |
|
|
CYP2C19*17 |
|
甲氨蝶呤 |
MTHFR 677 |
预测甲氨蝶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预先对患者的用药风险进行分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调整剂量 |
伊立替康 |
UGT1A1 |
对患者的用药风险进行分层,评估血液毒性及迟发性腹泻的发生风险,指导患者用药剂量调整 |
卡马西平 |
HLA-B |
评估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指导患者药物选择 |
阿司匹林 |
PEAR1 |
预测阿司匹林抵抗风险,指导治疗方案选择及药物剂量调整 |
|
GP1BA 482 |
|
硫唑嘌呤 |
TPMT |
评估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指导患者药物选择及药物剂量调整。 |
|
NUDT15 |
|
他莫昔芬 |
CYP2D6 |
预测他莫昔芬疗效,指导药物剂量调整 |
注:采血要求为紫色(含EDTA)采血管采静脉血5ml(无需空腹)
样本接收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30
地址:药学部临床药理中心(10号楼三楼)
电话:0877-2036770
药学部/张园 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