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首页>>科室导航>>儿科系统>>新生儿科>>健康宣教
​新生儿泪眼汪汪?警惕新生儿泪道阻塞
发布时间:2025-03-28

在新生儿科门诊,常见焦急的年轻妈妈抱着未满月的宝宝前来咨询:孩子总是眼泪汪汪的,眼角堆积黄白色分泌物,即使加强眼部清洁护理,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也不见好转,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往往是新生儿鼻泪管堵塞的典型表现。

一、宝宝为何会鼻泪管堵塞?

先天发育未完成

约80%的新生儿出生时鼻泪管下端被一层薄膜(Hasner瓣)覆盖,多数会在出生后4周内自然破裂。若薄膜未及时开放,泪液无法流入鼻腔,导致堵塞。

罕见结构异常

少数宝宝因 鼻泪管狭窄、鼻部畸形(如鼻中隔偏曲)导致堵塞,需通过专业泪道造影或鼻内镜检查确诊。

二、这些症状要警惕!

典型表现

持续溢泪:安静状态下眼角湿润,擦拭后很快再次蓄泪。

分泌物增多:晨起可见黄白色黏稠分泌物,严重时糊住眼睑。

皮肤刺激:长期泪液浸泡导致内眼角皮肤发红、脱屑。

感染警示(立即就医)

眼周红肿、触摸有硬结或波动感(疑似脓肿)。

分泌物从透明变为黄绿色脓液,伴异味。

宝宝因不适频繁揉眼、畏光或拒绝睁眼。

三、家庭护理三步法

1. 泪囊按摩:关键治疗手段

操作细节

洗净双手,剪短指甲,食指指腹按压 内眼角泪囊区(位于鼻根两侧)。

先垂直向下按压6—8次(力度以皮肤微凹1—2mm为宜),再沿鼻翼侧向下滑动10次,每日4-5组。

增效技巧

喂奶前操作:宝宝吞咽动作可促进鼻泪管下端开放。

按摩后点涂 妥布霉素滴眼液 或 红霉素眼膏,抑制细菌繁殖。

2. 清洁要点

用 一次性无菌棉签 蘸取生理盐水或凉开水,从内眼角向外单向擦拭分泌物,避免污染结膜囊。

3. 分级就医指南

2周无效:眼科门诊行泪道冲洗,清除脓液并评估堵塞位置。

4月龄未愈:行泪道探通术(细探针穿刺薄膜,全程2~3分钟,门诊即可完成)。

四、家长最关心的预后问题

1.本病有一定自愈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孩子会随着鼻泪管的发育而自行开放自愈。6个月内约50%患儿自行缓解,90%以上患儿可在一岁以内自行缓解。

2.若无法自行缓解,需至眼科专科门诊进一步随访,予泪道冲洗或泪道探通。

总结:鼻泪管堵塞虽是常见问题,但规范护理与适时医疗干预缺一不可。家长需掌握科学手法,避免焦虑或盲目处理,共同守护宝宝明亮双眸!

新生儿科/闵颖俊 马思维

编辑:王一婷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